四月底的台北午後,如常地飄著小雨,循著地址來到一條 安靜的巷弄,仰頭尋找時看見那層白色重新油漆的樓層肯定就是目的地,就如記憶中的模樣— 純淨、美好,而今天又會得到什麼新的詞彙來描述 yiyu 呢,我也不曉得。 一隅有花,開始於2016的秋天,創辦人為亦瑀(下文稱「小亦」)和柏韋。 提供每周鮮花的訂閱服務,認為植物可以用最溫柔的方式陪伴生活及安撫情緒,隨後有設計特定節日花束、相關花藝課程及出版《一年生》植物日曆,並在其加入選句小卡,柏韋和友人小光也於 Spotify 合作開播深夜電台《Before Midnight》。
Tag: feature
來一曲玫瑰探勾吧,巴黎。
此時正在飛往巴黎的上空,剛經過多特蒙德的天空,飛了9200公里,大約再40分鐘會降落,小窗子外的天空從粉紫漸變為湛藍再轉換為繁星點點,而窗外卻是這顆地球的形狀,如果人真的擁有翅膀,那麼親眼看見時勢必會非常非常感動吧。在飛行時的時間似乎可以轉移,而不變的是最終仍然兌現相等代價,睡了又醒,醒了又睡,那座床邊的鐵塔是否會比想像中還要大許多呢? — 寫於 2019.6.1
「別放棄,因往後的日子永遠會感謝當年狼狽的自己。」— 汪欣怡
一開始是從友人 Pearl 口中認識這女孩,「有個性且很有企圖心」大概是我對她的首次印象,接著便被邀請到汪在台南的 Airbnb,「舒適、溫暖、家」則是我第一眼感受,整體是走簡約質感,沒有過多的色彩,取而代之的是植物和設計小物,那時我便開始好奇著這究竟會是一位怎樣的女孩呢?那天我和 Pearl 邊喝啤酒邊配世足,直到半夜大約2點時,門打開了,立馬認出那是我愛的古著品牌,微捲的中長髮配上老派的有型銀框眼鏡,大辣辣地將行囊放置一旁,並拿起冰箱的飲料過癮地喝一大口,她是爽朗的、個性的、老派的、細膩的,那時我們初次見面便拿著飲料乾杯,並且瘋狂大聊著比賽中的各種刺激過程,這是我們故事的開頭,有點莫名有點戲劇。
台灣人
「願有多大,力就有多大。」
原來台灣並沒有那麼進步,還是有那麼多的守舊和二元對立,這麼多以愛之名行惡之實的惡意,雖然原本就沒有很大的期待,但看到這些行為依舊讓人很難過。從川普上任、英國脫毆,到這次的選舉結果以及公投懸殊腎大的票數,保守勢力的復辟之所以能夠擊潰同溫層,並認為世界荒唐,排除了作票可能和政治操作,或許有一部分是出自知識份子的傲慢。我們自以為的條理清晰與邏輯慎密,那些深信不移地公開真理,對另一邊的人來說是外來語,他們聽不懂也不想聽。他們畏懼著那些聽不懂的東西,所以統一歸納為怪力亂神,進而衍生出那些荒腔走板的言論,因為他們只相信面對面的交流搏感情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長背景與生命脈絡,同理心很難,但卻應該是一個能夠讓社會變更好的基礎。
New York II
搭乘近40分鐘的地鐵抵達Brooklyn Br. City Hal,少了本島的人潮及高樓疊起的城市樣貌,取而代之的是偏區的荒涼,當然此與其歷史相關,在1980年代及90年代,該區以治安不良聞名於世大多以中下階層為主要居住者,直到近幾年後有漸漸改善,布魯克林大橋始建於1883年,是美國最老的斜拉橋之一,橋面橫跨紐約東河連接了曼哈頓區與布魯克林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