邂逅一場浪漫的黔逃

    黔東南如同一位披著面紗的少女,存在股浪漫而知性的氣質,當我們在文明發展下逐漸為這片土地附上註解時,千萬別忘記要尊重大自然並對其感到謙卑,當城市包裹著塵土而使細沙不再因為風兒飛揚時,人們便開始遺忘土地的本質,也忘了唯有此大地才有現今, 2017年夏天我再次完整地走入其身邊,去聆聽及感受所有的悸動。
    時光從未為了誰而停留,身為旅人的我們卻輕易地因移動而如轉變時空一般回到過往記憶,在貴州的旅行中沒有過多物質上的需求,卻是實實在在地重溫心中那份淡忘的感動,那是如陽光灑下的金黃卻不刺眼的情感,直接地流入心底。當回程飛機啟程時,耳邊輕輕響起「我在貴州等你」的音樂及每一篇於這土地發生的故事,便忍不住揚起嘴角,不論是最初與大家見面的青澀模樣到後來相互談心的友情;「長桌宴」時接受當地人的熱情招待,一口喝下5壺釀酒;行走幾小時後終於親眼見到的銀鍊瀑布,滂礡氣勢至今仍震撼不已;又或者是岜沙民族對於數目的神聖信仰及舉槍時的堅定眼神,對我而言貴州確實是有血有肉的,這裡除了大自然的獨天得厚外,「人文」才是使其獨一無二的重要因素。
DSC_0269 2.jpgDSC_0203.jpg
      苗族女孩以繡花為著名,其創作就如花開花落一般渾然天成,每一針都是婦女們對於生活的體驗以及內心深處的情感宣洩,苗族服飾被世人公認為「穿在身上的史書」,其主題只要仔細觀察便可以明白有固定的意涵,從歷史記載的遷移、戰爭、喜憂……等,其中「駿馬飛渡」也是她們常使用的主題,花邊是由無數個如騰馬的花紋所組成,並且橫跨在河水中,代表「萬馬飛渡黃河」,可以完全感受到對於族人的英勇以及獨有的韌性,當然我認為這是個非常感性的民族,如同此照片內的服飾便是以對生命感悟所創作的成品,她祈願子孫們與所愛的人都能夠如花開燦爛一般地繁衍下去,這是她對於「愛」與「精神」的具體呈現。我們總會訝異著其圖案的恰當性與柔剛兼具的融合,因為她們並非上過專業的課程,卻能夠將服裝作為創作的舞台,從色彩運用到比例大小都時常令我驚豔,這不正是天賦異稟的表現嗎?
        另外一項苗族民族的特色便是「銀飾」配戴,他們所居住的貴州並非白銀的出產地,而是四百年多年前從榕江遷徙而來時經由貿易所取得,他們愛銀飾的原因除了「人走家隨」的直接因素外,更因為銀可以防毒避邪,但是當我真正走入他們的部落時,卻發現每一家都在販賣銀飾,而價錢落差更是讓我困惑:究竟哪個才是真正的銀飾呢?因應觀光的開放,如今用的不再是「銀」這個材質,而是「鋅白銅」,再將表面鍍銀來販售,這項改變讓我感到無奈以及心疼,會不會這項傳統正隨著觀光人數的增加而正在急速消逝著呢?
        銀飾本身是種符號的象徵,除來代表年紀外也擁有是否婚嫁及生育的分別,當然在路上看見族人也可以輕而易見其家境的富有與否,因為他們身上仍保留傳統對於「人走家隨」的精神,對我而言這些裝飾品就像是時尚舞台上的配戴,擁有畫龍點睛及獨一無二的美,後來我也有去試穿服飾及配戴銀飾,當你完裝後會覺得自己是世上最美麗的女子,就如同寶石一般閃亮,我喜歡她的緩慢、細緻,喜歡每針專注縫下的時光,也喜歡自信髻在髪上的紅花,而每個當下所想要捕捉的影像都是她們最自在的日常。
DSC_0198.jpg
       侗笛樂器原以為能獨自製作完成,當我們走到第五個鼓樓時才看見這樣分工的畫面,從火烤竹片、簧片裝置、穿洞大小、表面磨製到聲音調整,每一個細節都被要求準確而完美,這麼一個畫面就如同日常一般存在,旁邊也有人泡茶下棋,他們講著地方方言並且自得其樂。侗族的居民們各各都是深藏不露,「魔鬼藏在細節中」更是可以完全詮釋眼前的景象,即使看似平凡的樣貌卻因那追求完美的眼色而變得不凡,當時我也忍不住放下相機來與他們對談,他們說:「平時沒工作,就拿這來玩玩,大家一起做也比較不無聊。」如此輕描淡寫卻隱含著經歷風風雨雨的人生後,所擁有的怡然自得,我想真正無法被取代的工藝便是需要這樣的堅持及溫度吧,這也正是科技永遠無法取代的感動。
S__925837 (1).jpg
   游走在街上觀察當地販賣的商品和習慣;挑戰從未嘗鮮過的涼粉、豆豉以及腦花;爬上山頂眺望走過的路及未見過的風景;搭乘船隻游繞在夕陽西下的金黃色舞陽河,我以各種方式來認識你,卻又輕易地再次愛上這座城,在這個融合著眾多文化的古城又被稱作「世界文化保護圈」,其中包含中原文化、荆楚文化、巴蜀文化、吴越文化……等等的民族,每個民族都擁有自己的堅持以及傳統,是經過多久的你爭我奪後才能夠擁有現今的和平呢?在變化萬千的風貌中總藏匿著浪漫的細節,當地人喜好在河旁下棋、喝酒、談天,就如同武俠小說中的俠客一般瀟灑又令人稱羨,不禁令人也有裴迪「 空闊湖水廣,青熒天色同」的灑脫之感,而「天人合一」在此刻再適合不過用來形容了!
       悠遊在金黃湖畔中,以旅人的視角看待世界時,會如同電影播放一般擁有微妙距離以及帶著些許陌生,卻反而給了機會去發現更多隱藏其中的秘密,用鏡頭去捕捉每位陌生人的神情姿態,而看見更多的卻是轉身後的憂愁,以及繁華背後的荒涼,這也才真正令人嘆息。
21191171_1463292500417363_1733908665_o.jpgDSC_0119 拷貝.jpg
     「生於此,亡於此。」在貴州所遇見的少數名族都有一項共同特徵──信仰,其中岜沙部落以「樹」為主信仰更是令人尊敬,「生命樹」會在出生時種下,經過孩兒的成長也跟著茁壯,直到死亡時便以此樹幹作為棺木的選擇,當我走入整片霧氣的生命樹林中,感覺不到一絲的害怕,而是生命的起承轉合在此刻有了圓滿及輪迴,植物就是這片土地的主人,這一切是那樣地聖潔且原始,對比於現今的社會又是如此地叫人無奈呢?當我們為了發展而將大自然破壞後,又重新植入人工樹來裝飾以及完美化心中的藍圖,這樣的「故意」在此刻卻顯得荒唐。
       此民族是世界上最後一個槍手部落,「一枝獵槍一條狗,一枝扛子朝山走。」是他們至今仍流傳下來的諺語,過去是為了攻打外敵來保衛家園和防身,如今則主要用於打獵,從眼神中我仍可以看見這群蚩尤的後裔所傳承下來的戰神之姿,而光著腳走在土地上更是表示生命原該根植於土地,他們是如此尊重且堅持著這樣乾淨的信仰,人手一把槍的雄風至今仍讓我無法忘懷。另外非常有趣的一項儀式——鐮刀剃頭留「戶棍」,這原是象徵著岜沙民族成年,如今因為觀光開放的元素而成為表演性居高的活動,糯米酸湯是最佳洗髮水,而鎌刀在被剃者頭上像是表演著在精湛不過的技法,嫻熟而精良的刀法即便是在大雨中仍不受一絲影響,在這裡沒有理髮店,因為他們將鐮刀拿來刮鬍、剃髮、砍樹,只要想像得到都能夠使用。
       我愛他們的「本土性」及堅持傳統的任性,在這個變化無窮的世界中,這裡如同世外桃源一般不被打擾,他們依舊過著自給自足及悠然自得的日子,這又是談何容易的可貴之處。
21222592_1464168563663090_1259636065_o.jpg
   「人世間所有的相遇,都是久別重逢。」在這趟沒預想過多的旅行中,其中收穫最大的也就是這群朋友,短暫的十幾天中就像是生活了好幾年般熟悉且默契,一同嘗試各種未見過的食物;一同看見生命第一場銀河流動;一同許下未來的約定,我們玩得比誰都瘋卻也聊得比誰都還銘心,明明初見卻如老朋友一般閒話家常,因為不論好的壞的都是彼此共同經歷過的回憶,永遠如鑽石一般在心中閃爍著光芒,我想在這場旅程中最令我感到珍貴的莫過於你們了吧。
       貴州從來不在旅行清單,如今我卻站在這片土地上,「綠洲沙漠」是我賦予的第一個詞彙,看似都更中的潛力建設,卻是由滿山遍野的大自然犧牲得來,而我們都忘了現今的城市不就是如此。抵達越偏遠的地方,越能清晰看見世界的運轉,明白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竟是如此多的人力與放棄所換來,當看見勞工在梯田上裝設防護網,婦人們在運動廣場拔著草,眼前世界的背後都是這麼多的累積所成就。「我在貴州等你,等你和我相遇。」所有的一切再回頭看時總覺得是注定一般,而我從不願只是個過客,於是期許透過雙眼來訴說體會過的五感,總是期望這座城市能夠讓步調緩慢一些,讓那些獨有的信仰以及工藝能保存在這飛逝的世間,而我也深信未來一定會再相遇,這座令我想念的城市。
流浪是我的天性
目的尚是個未知
妳的容顏及變化萬千輕易入駐
如土茅台一飲成永恆令人留戀
醉翁之意不在酒卻於黔東南中
底片浮影於入自沈澱後的想念
色彩不如當初豔麗卻富有詩意
生命本質是光與影的反射相投
信仰在此年仲夏有了新的出口
等待如此美麗才不忍將其告訴
若能再次相逢必將其一飲而盡

 

Advertisement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Twitter picture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